會員登入 購物清單 購物須知 線上客服 網路轉帳 場地預定 Facebook
TOP

本會沿革

本會歷史沿革
一、有限責任恆春信用組合
本鎮早於民國前八年(光緒30年、明治37年)即有農民因謀互助合作,保障農田使用權利,和減輕地租負擔需要,而自動組織之團體,因無法律根據,活動範圍亦漫無目標,既無經濟基礎,更無納費規定,因此業務不易進展。 
民國7年8月7日(大正7年),當時恆春士紳陳雲士先生鑑於本地沒有金融機構,為促進地方發展,使一般民眾均能透過合法機構作為資金融通之仲介乃與其他包括恆春、車城、滿州等地區士紳陳水生、周貴生、許聯昇﹝車城﹞、林阿紀﹝滿州﹞、林新教、楊庚生、吳清春、周貴福、尤炳文、張萬上、林萬成、林天來、吳紅陸、謝春、戴春、葉霖、鄭登蘭等人,共同發起籌設「有限責任恆春信用組合」。專營恆春、車城、滿州等地區金融業務,此即本會創立之前身。

二、保証責任恆春信用購買利用組合
後於民國16年2月間(昭和2年)分開地域性,「有限責任恆春信用組合」即專屬恆春鎮人士所利用。民國23年5 月(昭和9年),因增強業務機構而變更但即改稱為「保証責任恆春信用購買利用組合」。當時組合長許清誥先生為適應時代需求,在地方人士協助下,毅然提倡增資,興建產業倉庫,為創本會辦理農會業務開端。

三、恆春街農業會
第二次界大戰發生後,信用組合改組為農業會,乃於民國33年2月(昭和19年)成立「恆春街農業會」,此時建立台灣農業會、州廳農業會、市街庄農業會成立三級制組織農會。

四、恆春鎮農會 & 恆春鎮合作社
迄本省光復後,於民國35年11月行政區域調整,依據合作社及農會法奉命改組,分設為「恆春鎮農會」及「恆春鎮合作社」兩機構,由農會辦理農業推廣,合作社辦理信用業務。 

五、恆春鎮農會
民國38年11月奉令再將農會與合作社合併改組,成立為現在的恆春鎮農會 。民國42年配合政府改進本省各級農會政策實施權能劃分制度,改選會員代表,農事小組長,理監事等。本項「權能劃分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自民國38改組後成立恆春鎮農會成立迄今,已經歷至18屆。其中在民國45年因稻穀管理不善、盜賣糧食局變質糙米,民國46年信用業務辦理不善,致使農會業務陷入危機。民國47年陳清木先生奉派兼掌總幹事職務,整理復興農會,於民國50年成立供銷部、53年恢復辦理信用業務。

(一)60年~90年
民國60年爆發總幹事與部份職員集體侵占糧食局稻穀及肥料,全部業務停頓,農會再次陷入危機。民國61年由林金源先生接任總幹事,時以開源節流為計劃目標,分別於61年、69年及72年擬定三次復興計畫。逐年恢復糧食局委託業務及辦理信用及保險業務,爭取修建肥料倉庫、興建洋蔥外銷包裝場等等各種相關補助,68年增設碾米廠,69年為了開發財源及兼顧農忙時節農民照顧小孩的需要,開辦農忙托兒所,70年代開始推廣恆春地區養羊及養豬事業,並成立肉羊、乳羊、毛豬產銷班,使畜牧業具有產業功能之組織。 73年推廣雜糧玉米、高粱。爭取洋蔥為自由貿易型態,首辦外銷洋蔥在產地全面裝櫃,節省多項中間費用,增加蔥農收益。74年成立屏東首家農會會員福利中心,使農會功能愈趨完善。民國79年信用部開始電腦化,84年推出「恆農羊乳」, 88年籌畫新建綜合大樓,並於90年完工使用,在林金源總幹事有規劃經營之下,創下今日輝煌的恆春鎮農會。
 林金源總幹事與陳銀圳總幹事

(二)91年~104年
民國91年林金源總幹事當選鎮長而退休,由保險部主任陳銀圳先生接任總幹事,以穩健踏實作風,延續前任林金源總幹事精神。任職期間辦理荔枝和釋迦共同運銷,任職期間希望能將恆春半島洋蔥收割機械化,且為了提高洋蔥產值,與屏東科技大學合作研發洋蔥加工食品,92年產出金蔥醋、洋蔥露、鮪魚洋蔥醬,推廣「根中玫瑰」洋蔥葡萄酒、洋蔥精力湯等洋蔥加工品。推動恆春半島農業休閒觀光產業,發展恆春地區為有機半島,輔導龍水里轉型生產有機水稻,93年召集籌備「恆春鎮有機米產銷班」,接受寶島有機協會輔導認證,推出「有機瑯嶠米」,也辦理恆春鎮稻米品質競賽及玉荷包荔枝品質評鑑競賽。陳總幹事不僅帶領員工們克服難關、度過97年全球金融風暴,而且農業金推獎榮獲特優組,超市經營評比也在全國農會評比十名內。

(三)105年~迄今
民國105年1月3日陳銀圳總幹事因心疾猝逝,總幹事一職由企劃稽核部主任林順和先生於3月1日正式繼任,農家子弟林總幹事世居龍水里,就任期間除了延續前二位故總幹事林金源與陳銀圳的政策,也運用他近50年的參與農業工作的心路歷程,續為農會經營方向尋找合適的事業路。主張重視農業休閒旅遊結合農村地方產業、擁護社區環境資源共創農業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事業,致力推廣農業體驗活動與生態旅遊,為恆春半島另類旅遊的風氣發展。以恆春品牌開發各類農產如恆春洋蔥、牛杙子(白蘿蔔)、胡麻、水稻等作物要將恆春的農產品打響,各類加工農產品如洋蔥紅酒、胡麻油、有機米、有機米米酒、黑芝麻清潔用品等塑造明星產業。復育在恆春消失已20年的胡麻,預計107年底建置胡麻工廠完工,107年10月結合恆春特產洋蔥與原生種小黑豆,推出全台第一支洋蔥醬油。林總幹事說:「以前還沒有自己的通路與名氣,不敢掛自己產地名稱賣。」,恆春地區玉荷包與西瓜的品質佳,卻只能冠以大樹與花蓮的產地出售,充滿被剝削與無法揚名家鄉的無奈,就是因為在恆春出產的部分農產不夠著名。因此藉由設立水稻專區、發展有機胡麻、導入生產履歷洋蔥種植及提升玉荷苞(荔枝)分級品質等來建立優質的農產品,其成果已有恆春有機米連續三年入選全國好米賽。推動農業從生產、加工、行銷等三級產業提升到六級產業,是未來農會發展最重要的事。